一次只做一件事,最重要的事。

擺脫窮忙迴圈:敢修剪才能成長

桌面
NotebookLM AI語音摘要

超忙的,但事情都沒進展。

身為老闆或團隊領導者,您是否常覺得事務繁雜、時間與資源總是不夠用?機會看似無限,代辦事項層出不窮,卻總感覺進展緩慢。

想像您的企業是一棵追求高度成長的樹,而高度就代表著營收。那些不斷出現的新點子、待處理的瑣事和誘人專案,就像消耗養分的旁枝末節。它們分散了您的時間、精力與資源,讓您忙碌不已,企業這棵樹的「高度」卻停滯不前。

您的核心任務如同園丁修剪樹木,必須策略性地取捨。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,資源有限。若任由次要事務佔據養分,主幹就難以茁壯挺拔。因此,領導者的智慧在於果斷聚焦,將有限資源只投注在真正能驅動成長的核心上。如此一來,企業才能在有限條件下,積蓄力量,持續攀登新高。

這種「聚焦核心、突破限制」的思維,恰好與一個管理理論不謀而合:

限制理論 Theory of Constraints, TOC

其核心觀念指出,任何系統的整體績效或產出,往往不是被所有環節的平均效率所決定,而是受到其中「最慢」或「最卡關」的那個「瓶頸」(Constraint)所限制。這意味著,無論您在非瓶頸處投入多少資源,若不處理那個最關鍵的限制點,整體的成長速度依然會受到壓抑。

一旦找到並解決這個限制,整體產能才能有效提升

桌面

大家都想要把工作做好..

當心所謂的「B+級問題」這些問題相對簡單,例如更新社群媒體、調整網站細節等。這些事情看似重要,能快速解決並帶來立即的成就感,就像快速轉動一個小輪子,感覺做了很多事,但實際推進有限。

然而,真正能推動公司大幅前進的,是那些更棘手、更複雜,甚至起初不知如何下手的「A+級問題」。但若能攻克一個A+問題,就像為公司裝上一個巨大的輪子。推動它可能極為費力,一旦轉動一圈,所達成的進展將遠遠超越無數次轉動小輪子的總和。

大多數人因為追求快速的成就回饋,會自然傾向處理B+問題。然而隨著時間推進,那個真正關鍵的A+問題往往依然懸而未決。您可能累積了一連串的小勝利,卻遲遲無法實現真正的突破和質變的成長。

桌面

只處理優先事項 :意外的效果

一旦處理好最優先的事項後,很多時候原本認為後面第二第三重要的項目經常顯得不再重要,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處理。不僅如此突然之間原本看似最不重要的事變成新的「最重要的事情」

桌面

而大多數的人,經常會因為,「最重要的事情」非常的困難、無法立竿見影或是沒有明確的方法解決,於是優先處理後面的任務,花費了大量的資源與精力,而終於完成第一項之後,才帶來可觀的突破,同時也驚覺前面得努力都白費了

桌面

如何貫徹:對優先事項的專注度

知道要專注於 A+ 問題是一回事,真正執行卻充滿挑戰。A+ 問題之所以棘手,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處理它們時你會被「籠罩在未知中」。您可能不知道從何開始,不知道過程會是怎樣,也不知道最終會是什麼樣子。這會讓人產生焦慮和不確定性。

  1. 釐清優先順序: 從所有可能的待辦事項中,找出那一件最重要、解決後能帶來最大槓桿的事情。
  2. 創造急迫性: 透過提高溝通頻率來強調其重要性。比如,將針對此項優先任務的會議從每週一次改為每天,甚至一天兩次,並設定明確的完成期限。
  3. 排除其他選項: 這是最困難的一步。您需要對團隊明確傳達:「目前你們手上的所有其他工作,重要性都遠不如這件事。」 這意味著必須允許一些「小火」暫時燃燒,接受其他相對不重要的問題會被擱置。身為領導者,您需要為這種取捨負起責任,甚至告訴抱怨的同事:「這個問題暫時不用管,是我說的沒關係。」
  4. 增加溝通頻率: 除了設定會議的 mini-deadlines 外,會議之間的追蹤也需要更頻繁。例如,會後一小時就快速確認進度,這能傳達出對此項任務的極高重視程度。
  5. 讓進度視覺化: 使用儀表板、進度條或其他視覺工具,讓團隊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針對此優先任務取得的進展。看到成果能增強團隊的動力和向心力。
  6. 設定獎勵 : 可以在完成優先任務後,設定一個團隊共同可以獲得的獎勵,例如一筆獎金、慶功宴或提早放假等。這能讓團隊看到努力的價值,更容易保持承諾。
  7. 重新評估: 領導者必須在最重要的任務完成後,帶領團隊重新審視清單。團隊成員可能還在處理你幾個月前交辦、但現在已經不相關的事情。作為領導者,你需要查看他們的待辦事項列表,並明確地說:
    「哦,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其他部門解決了,所以這個任務現在不相關了,不好意思。」
    透過頻繁地審查團隊的工作列表,並清楚地指示哪些項目可以 擱置取消,並重新設定新的優先順序,這不僅能確保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在當前最重要的事項上,也能大大減輕團隊成員的焦慮,並給予他們非常清晰的指示

在執行過程中,領導者需要有意識地增加資訊透明度。讓團隊成員了解公司的整體狀況、財務、利潤率、主要瓶頸等資訊,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為何這個優先事項如此重要,並能更有效地協助解決問題。

雖然有些創業家可能對公開數據感到不安,但這是非理性的恐懼,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都是公開上市公司,員工都能看到財報數據,且運作良好。

不用是天才,依照常識決策就好

一位健身教練,在不提供任何瘦身知識的狀況下,只是確保學員每天都站在體重計上。神奇的事發生了,光是這個簡單的動作,就能讓他們開始變瘦。

在商業世界中也是如此,數據追蹤的力量是難以置信的。只要我們開始定期測量公司的營收,營收往往就會開始成長。如果我們追蹤的是成交率,成交率也會隨之提升。

因為有了明確的測量依據,我們的常識和判斷才能真正發揮作用。數據就像一面鏡子,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,並在過程中自然調整策略。透過蒐集的數據,我們不用是商業天才,就能夠用常識判別哪些決策是正確的,哪些需要改進,進而將資源投入到最有效益的地方

你可能難以想像,我曾經接觸過許多營收規模高達數千萬的企業,但他們卻連一些最基本的數據都沒有。這就像在黑暗中駕駛,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開往何方。

「如果你不追蹤,就是你不在乎

前往看更多課程!
桌面